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东莞帮扶揭阳开展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效

■扶贫干部和当地干部正在介绍揭西县五经富镇泮坑村的甜笋种植项目

9月1日至3日,市委宣传部组织中央、省、市重点媒体赴揭阳市开展脱贫攻坚专题采访。1日,东莞市驻揭阳市扶贫工作组向采访团介绍了对口帮扶揭阳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情况。自2016年4月起,东莞对口帮扶揭阳普宁市、揭西县、惠来县、揭阳产业园等4个县(市、区)共114个相对贫困村,聚焦“两不愁三保障一相当”目标任务,高位推动,精准施策,推动揭阳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决定性成效。截至今年6月底,114个相对贫困村、7112户27168名贫困人口已全部达到脱贫标准。    

扶持特色产业130个

惠来县靖海镇后湖村是一个典型的沿海贫困村,村里交通、资源短缺问题突出,海边土壤多是盐碱土壤或以荒坡沙地为主,可用于种植农作物的耕地极少。

东莞市石碣镇扶贫工作队进驻后湖村后,请来了农业专家把脉土地,参考农业专家的意见后,决定通过改良、调配沙土比例,改善土壤酸碱度,把大面积的荒坡沙地统筹利用起来,发展红萝卜种植产业。

石碣镇扶贫工作队依托当地村委会,统筹了500多亩荒坡沙地,相继投入财政引导资金200万元,引进了“广东菜篮子工程”中的龙头企业广东佳润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开展了胡萝卜种植项目。该项目2019年红萝卜产量达5000吨,产值高达2000万元,为20名贫困户带来就业,为村集体和贫困户共增加近20万元收入。今年,该产业项目进一步增资扩产,目前种植面积达到700多亩。可谓一根胡萝卜脱贫一个村。

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在对口帮扶揭阳市脱贫攻坚工作中,东莞充分挖掘贫困地区的资源禀赋和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克服揭阳市贫困村人口多、土地少等难题,因地制宜、科学谋划、务实发展,发展了一批特色产业项目,打造“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同时,建立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提高产业对贫困户的覆盖面,通过发展产业项目流转贫困户土地,带动贫困户就业,以订单生产模式引导贫困户发展种植,实现贫困户和贫困村持续增收、稳定脱贫。走出一条稳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产业扶贫”之路。

东莞市城建工程管理局帮扶的揭西县五经富镇泮坑村,以村经济联合社为主体,投入引导资金150万元,开垦村集体闲置荒山1000多亩发展甜笋种植项目。目前,一期300亩笋苗种植已完成,并兼种了番薯,促进贫困户39户115人增收。

截至今年6月,114个相对贫困村共扶持特色产业130个,建立健全农民专业生产合作社,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含种养大户)82个;启动种养、乡村旅游、电商等产业项目94个;实施光伏、入股分红、资产性收益等项目195个,参加资产性收益项目的在家有劳动能力贫困户5798户。

同时,东莞通过建立扶贫农产品产销对接机制、开展扶贫农产品市场对接现场推介活动等方式,全方位构建与对口帮扶地区扶贫农产品市场对接机制,推进消费扶贫。

■揭阳市揭西县棉湖镇鲤鱼沟村

建设25个扶贫车间助家门口就业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据不完全统计,在揭阳贫困劳动力外出就业的人数占比不到6成。部分贫困劳动力外出就业意愿低,主要原因是家中“上有老、下有小”,外出就业无法照顾年迈的老人、对年幼的小孩子教育也会造成缺失,有的甚至连温饱都无法解决。就近就业,在家打工赚钱、照顾老小两不误,是这一类型贫困户的“梦想”。

如何让贫困劳动力“在家打工”梦想成真?东莞市委宣传部对口帮扶的普宁市广太镇山后村,采取企业与建档立卡有劳动能力贫困户结成对子,形成劳务合作关系,以“企业+村集体+贫困户”的模式,共投入320多万元利用村集体用地建设两期厂房,推进“扶贫车间”建设,把制造业车间“搬”到贫困村。目前,第一期厂房已成功招租运营,车间员工年平均收入5万元左右,贫困户年均增收1000元左右。第二期厂房已完成验收,开始招租。两期厂房预计每年还可为村集体创收10万余元。据统计,目前东莞在揭阳市共建设“扶贫车间”25个。

除了在本地就业,东莞还将提高贫困户自身发展能力与实现劳务输出紧密结合,加强技能培训,搭建劳务输出平台。2016年以来,各帮扶单位共组织就业培训班621期,累计培训1万多人次,结合两市的劳务对接,各驻县(市)工作组搭建微信公众平台,举办专场招聘会,开通就业推荐绿色通道。平台不定期发布东莞企业招聘信息,村民在平台登记就业意向,各驻县(市)工作组根据登记信息安排就业岗位,实现精准对接,累计发布就业信息2万余条,成功转移就业11259人。

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114个相对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从2015年的平均2.9万元,增加到2019年的平均24.22万元;有劳动能力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达到1.43万元,是省定标准8266元的1.89倍。

打造“带不走的扶贫工作队”

对口帮扶揭阳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决定性成效,离不开东莞市委、市政府的高位推动,也离不开扶贫干部的付出。

2016年4月,东莞选派了129名干部到揭阳市开展扶贫工作。去年4月,东莞以做好第三批省定贫困村党组织第一书记轮换工作为契机,尽锐出战,重新选派145名扶贫干部到揭阳市开展扶贫工作,构建“市、县、村”三级前线扶贫队伍,全方位加强扶贫队伍力量。

扶贫干部在工作中,把基层党建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努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四年多来,各帮扶单位与当地市、县、镇、村共同开展党建活动1520余次,组织村两委干部到东莞等地外出学习考察797人次,培训党员干部群众33288人次。

为了增强驻村扶贫工作力量,东莞从2019年开始,按每年每村3.6万元的标准配备扶贫驻村助理工作经费,在贫困村当地聘请有大专以上学历、懂得电脑操作的年轻劳动力担任扶贫驻村助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东莞派驻韶关、揭阳市省定贫困村的第一书记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努力做好传、帮、带工作。他们带着驻村扶贫助理一次次遍访贫困户,和驻村扶贫助理一道制定、实施贫困户帮扶措施,手把手教助理操作扶贫信息系统,一起到镇、县有关职能部门跑项目……

东莞在贫困地区聘请驻村扶贫助理的创新做法,不但加强了驻村扶贫工作力量,也为当地贫困村培育了一批既熟悉基层工作、又懂扶贫业务的年轻后备干部,为揭阳市100多个贫困村打造了一支支“带不走的扶贫工作队”。

首席记者 林朝丰 文/图

留下评论